近日,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《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以深化城市安全韧性提升行动,推进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,打造承受适应能力强、恢复速度快的韧性城市,增强城市风险防控和治理能力。
《意见》提出:到2027年,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,对韧性城市建设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,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。到2030年,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,推动建成一批高水平韧性城市,城市安全韧性持续提升,城市运行更安全、更有序、更智慧、更高效。
《意见》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建设韧性城市的目标和要求。低碳、智慧与安全已成为韧性城市建设的核心目标。通过深入落实《意见》中的重点任务,将进一步明确道路照明在推动城市安全、智能化与低碳发展的关键作用。
1. 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
《意见》第一条任务中提到,要加强市政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建设,特别是在桥梁、隧道等关键设施的安全监测上。智慧道路照明不仅是道路安全的基础设施之一,也是城市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。通过集成传感器和智能照明系统,智慧路灯能够实时监测桥梁和隧道的运行状况,协助对道路及其相关设施的安全评估。通过光照数据的实时反馈,系统能够调整光照强度,确保在特殊天气条件下,保障交通安全的同时节能减排,提升桥梁、隧道等基础设施的安全性与韧性。
2.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
《意见》第二条强调了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的协同发展。道路照明系统作为智慧城市的一部分,需要与智能交通系统深度融合。智能路灯能够通过物联网技术与智能网联汽车进行数据交换,提升车路协同水平。例如,智能路灯可以根据交通流量自动调整照明模式,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,同时为自动驾驶技术提供实时路况信息,为智能交通的顺畅运行提供支持。
3. 发展智慧住区与道路应急照明
《意见》第三条任务提到发展智慧住区,道路照明系统同样需要考虑到城市应急响应机制的建设。在突发事件(如自然灾害或事故)中,智能道路照明系统可以自动切换至应急模式,确保道路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照明,支持应急车辆的通行。通过智能调度与远程管理,能够实现对关键区域的优先照明,确保城市的安全与稳定运行。
4. 城市信息模型(CIM)平台建设与道路照明规划
《意见》第七条提出要完善城市信息模型(CIM)平台,这对于道路照明系统的规划与管理至关重要。通过构建综合的城市信息模型,可以实现道路照明设施的数字化、三维可视化管理,并可以与其他城市基础设施数据相结合,帮助相关部门进行科学规划,优化灯光布局,提高照明设施的使用效率,降低能源消耗,同时提升城市管理的精确性与智慧化水平。
5. 完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与道路照明管理
《意见》第八条任务提到,要搭建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,并与其他城市管理平台进行信息共享。智慧道路照明系统应作为城市运行管理的一部分,接入统一的管理平台,支持实时监测、数据分析与调度指挥。通过“城市照明一网统管”模式,能够实现对道路照明设施的集中控制、远程管理和故障预警。该平台不仅提升了道路照明的管理效率,还增强了城市应急管理能力,有助于实现全天候、高效、低碳的城市道路照明。
随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深入推进,道路照明不仅是实现低碳、绿色城市的重要手段,也是提升城市韧性、促进高效治理的关键环节。江苏秋洋积极致力于城市智慧能源管理及一体化协同平台的建设,推动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。通过利用物联网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,实现了对城市道路照明的智能控制与管理。
江苏秋洋在城市智慧管理领域的创新实践,展示了企业在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。我们也呼吁更多企业伙伴加入到绿色低碳产业的行列中来,共同推动节能减排、绿色发展的进程。秋洋人将继续坚持创新,为广大市民的智慧生活贡献力量,助力智慧城市建设迈向更高水平。
原文链接:中国照明电器协会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ag30BjHznXRt7FukuXru4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