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领域标杆企业共创,全业态、多场景解决方案。
数字乡村 发布时间:2023-09-26
其他解决方案

一、前言

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,数字化已经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力量,数字乡村物联网建设是指在乡村振兴战略中,利用物联网技术提升农业生产和乡村治理的数字化水平。通过物联网设备,可以实时监测农业生产环境,收集数据,进行科学分析,从而做出更精准的生产决策。同时,物联网技术也可以用于乡村治理,提升基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,为乡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。数字乡村物联网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,对于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。通过建设数字乡村,提升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,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。


二、目标

1. 提升农业数字化水平,促进农业现代化;

2. 加强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,实现乡村网络全覆盖;

3. 提升乡村治理能力,推动“互联网+党建”;

4. 深化信息惠民服务,完善民生保障信息服务;

5. 乡村治理信息化:推动“互联网+党建”、乡村治理数字化、综合治理信息化等,提升乡村治理效率;

6. 通过光纤入户、4G/5G网络覆盖等方式,提高乡村地区的网络接入速度,满足村民日常上网需求;

7. 激发数字乡村建设内生动力,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发展。


三、主要措施

1. 强化数字乡村科技创新供给。推动农业装备智能化,优化农业科技信息服务。加强乡村网络阵地建设和网络文化引导。

2. 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。推动“互联网+党建”,提升乡村治理能力。深化信息惠民服务,深入推动乡村教育信息化,完善民生保障信息服务。

3. 统筹推动城乡信息化融合发展。统筹发展数字乡村与智慧城市,分类推进数字乡村建设,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与利用。

4. 智慧农业建设:应用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实现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、精准化、智能化,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。

5. 生态保护信息化:应用信息技术手段,加强对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,提高生态保护水平。

6. 信息化人才培养:加强乡村地区信息化人才培养和引进,提高村民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。

7. 网络安全保障:建立健全乡村网络安全保障体系,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和防护,保障乡村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。


四、实施步骤

1. 调研阶段:深入乡村开展调研,了解村民需求,收集有关数字乡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;

2. 规划设计阶段:根据调研结果,制定数字乡村实施方案,明确建设目标、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;

3. 建设阶段:按照规划设计方案,分步骤、分阶段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工作;

4. 运营管理阶段:建立健全数字乡村运营管理机制,确保数字乡村持续健康发展;

5. 评估改进阶段:定期对数字乡村建设进行评估,总结经验教训,持续改进提升。


五、保障措施

1. 建立健全数字乡村建设工作小组,明确责任分工,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;

2. 完善政策体系: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,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政策保障;